紅麈裡打滾的神父
原文出處: www.gcf.org.hk 工作與召命
關俊棠神父,早年於意大利攻讀哲學及神學,並在羅馬取得倫理神學博士。1970年成為神父,在年過五十之年,脫離教會的供養,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,延續神父的心志。這天,我們請他來分享如何作出這樣的決定,並這幾年的經歷和體會。
開場白
「我相信作為基督徒的我們,要學會認真調較自己的生命去回應神的呼召,為此,我們要不時反省:『跟隨神,作祂的門徒,我當如何把祂賞給我這生命的恩 賜活得更好,更能讓這生命成為別人的恩賜呢?』另方面,我相信神的旨意甚少透過一個夢,或一個特別的場合就立刻顯明的。」關神父就是這樣為自己作了一個開 塲白。
職途順利,但這是我的呼召嗎?
關神父做過中學生訓育工作、堂會牧養、哲學生和神學生牧靈工作、教學,到後來更成為修院的院長;同時,他也在外界從事基層工作,早期以參與社會運動 為主,之後集中作家庭輔導。這樣幹了15 年,期間,他都不時去反省「如何把我這生命的恩賜活得更好?」85年,他返回意大利完成博士論文,然後有機會把這問題很深刻地再思考了一趟。
回首多年,大部份時間作信徒培育,他自覺工作整體做得不錯,卻感到自己的生活到和普羅大眾的生活是脫節的。他說:「我們強調生活上信賴神,但神父的 生活實際上是由教會供養,可謂衣食無憂;另方面,教會架構強調體制,很難明顯活出所描寫的團體性的天國生活。」他明白建制的意義和重要,也明白建制是歷史 長期演化來的,但他也不願就此把問題合理化。於是,矛盾和掙扎伴隨著他的神職工作,直至95年,他感到自己的內裡的vitality (生命力) 逐漸在減弱。他說:「行政並不是不重要,但作為神職人員應將人的心靈工作看為首要及全職工作。」他相信自己既然改變不了架構的現實,也不願就此屈服下來, 或許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是一段出路。
於是,他做了40天的退修,認真地向神尋問。他明白到自己不適合在建制下的生活,也不希望自己就此放棄牧職。因此向教會提出了「脫離建制、維持神職身份」的要求。當時的胡樞機主教也很慎重地考慮了十多天,終於,批准了他的要求。
步入紅塵的職業生涯
離開教會建制,也就是脫離教會的供養。他表示:「首兩年是出奇地辛苦,因為要適應生活中的衣食住行,又遇上不少別人的猜疑,甚至批判;最大的擔心是 能否找到一份工作。雖然自己有學位,但在香港這商業社會,恐怕沒有什麼市塲價值。」但他自問當初的決定乃經過深思熟慮,再加上心裡一直也有平安,也就繼續 走下去。感恩的是,他的工作機會從來不斷,例如:離開建制不久,已有一位好朋友提供地方讓他做輔導,他說:「唯一不習慣的是收錢做輔導,可能這和自己領受 的呼召有關,現在我會視乎對象的經濟能力彈性收費,感覺好一點。但我堅持不會在有關信仰、靈性生活的輔導工作上收費,因為我相信這是神的東西。」
這幾年,關神父一直於中大和港大兼職教學,其中包括「公民教育」、「宗教教學法」及「價值教育」;其餘大部份時間,他都用作做輔導、辦工作坊,都是 以人格成長、靈性關顧為主。他表示:「教學,某程度是為了生活,但我也很享受透過教學,將自己的理念,和對信仰的看法,以非信仰方式介紹給學生。」這些機 會都是他在離開建制之後才出現的。關神父也曾在香港教育學院裡,做了兩年的全職Project work,但工作純是事務性,他知道這既不是自己呼召,完Project後便離開了,除卻這段小插曲,他在這八年裡,總算是做著自己認為的核心工作。
關神父和五個教友在一年前辦了一間書室,名字叫「塔冷通」 ,意指「神恩」。「做生意」對很多人說是很重大的決定,但他沒有看這書室為一獨立的階段或工作,因為書室對他而言,不是生意,而是靈性培育工作的延續,何 妨「書室」不過是這地方在日間的一個面孔,它同時也是關神父的輔導室、靜思祈禱室,晚間它更會化身成「信徒培育中心」,辦講座、工作坊。原來,三年前一些 平信徒讀完神學課程的畢業生,自覺受了神恩,有責任、有使命多做點東西,於是開始開辦信徒培育課程,成立了信仰生活互動坊。關神父的角色是他們的 “spiritual director” (靈修導師)及顧問。如此做了兩年,大家感到需要一個會址,又考慮到更有效地運用資源的問題,便決定日間辦一個書室。書室當然是賺不了錢,但也成為宣傳培 育活動的媒介,現在以晚間活動資助日間書室的開支,開業一年,收支剛好平衡,但對於這種「白做」的日子,他們都很滿足。正如關神父在另一塲合中強調,書室 「要籌募的不單是錢,更重要是籌得人心;書舍最大的成功不是賺到錢,而是賺得人的心靈。」
紅塵裡的生活體驗
這幾年裡,體會很豐富,他說:「開始時真不明白為何很多時間都不見了,後來才發現洗熨、煮食、家務等,都要花上很多時間。以往什麼也有教會的人供 應、照顧,現在都要自己一手一腳來做,……經過幾年,身體多少有點疲累,始終年紀也不少,所以,也要多注意健康。此外,為兩餐一宿的「一宿」問題,或供或 租,也總要籌算啊!」在收入不穩定的生活裡,他為「終於有機會交稅」而開心,但也試過「肉赤」、「唔捨得」,他又說:「稅項少時,便發現實際是收入少了, 稅項多,才顯示收入有好轉,這樣使他體會到為什麼有些人會害怕交稅、討厭交稅……」說著這些,看見他因為能體會普羅大眾的生活而感到實在。
「此外,這幾年認識了很多不同的人,當中有基督教的、有佛教的,大家都為人的心靈工作走在一起,這都是離開建制框框下才得來的機會。只是有點遺憾是 和教會的圈子疏遠了。一方面可能是為了生活的打拼,缺乏時間參與;另方面也可能是之前幾年的一些傷害,令自己或多或少想迴避;也因此體會什麼是『真朋 友』,他們或明白、或不明白,就單單因為信任彼此的為人。」的確朋友之間,貴乎一種真誠的接納,接納應是基於一個人的為人,而不應因為他的角色與身份。
對於現在所行的路,關神父感到算是較配合自己的內心,但他認為在質和量上未算足夠,或者這是因為要兼顧生計吧!於是他已計劃休息一年,回顧和前瞻一下未來的進路,或者會再讀一些書、多寫一些文章。
活出神恩
關神父曾表示:「活出召命就是 “Live fully human, fully alive”」。八年前的他,就是為了這句話,作出了新的選擇,也因此付出了安穩的生活,經歷了額外的孤獨感,但也換來了更深更廣的生活體驗。正如馬太福 音廿五章的比喻,把「神恩」埋在地下的人,恐怕只會成為一個「無用的僕人」。最後,他又說:「主賜多恩,何以為酬?唯有善用此生,以報主恩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