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ot Culture

Life is full of fun. Arts, books, dance, drama, films....taste it, touch it, experience it.

Thursday, August 04, 2005

馬傑偉、梁啟智_塑造港人身分

馬傑偉、梁啟智﹕保維港重建灣仔反西九 塑造港人身分
8月 1日 星期一 05:05 更新

【明報專訊】九七之後,誰是香港人﹖香港人帶上一個怎樣的面譜﹖是否真可以講出一套核心價值﹖在全球化與國族化的衝擊下,香港本土認同可以從何說起﹖本文試圖擺脫過去「中國人還是香港人」的分析框架,提出城市空間的思路,探討重新建構本土認同的可能性。
九七之後,香港面對兩股宏觀力量,其一是全球化的浪潮,其二是國族化的轉變,兩股力量,均可根本改變香港認同的肌理與歸屬。

過去談本土性格,有80年代關信基與劉兆佳的問卷研究,除了問港人自認為中國人或香港人外,亦分析港人價值取向(The Ethos of Hong Kong Chinese, 1988)。這條分析門路,描寫港人價值觀與精神面目,在九七後不時被重新演繹,例如近年的核心價值討論,或由官員提出的所謂獅子山下拼搏精神,都或多或 少把認同問題抽像為價值指標。

中國Vs香港 結構迅速崩解

然 而,這條分析門路已部分失效。面對內地社會的急劇兩極化, 「中國Vs香港」的二元結構已在迅速崩解。說體面,內地的急速發展已把港人貶為港燦。說 艱苦,香港好逸惡勞的新一代又愧對內地的8億農民。再加上全球化的挑戰,港人意識到勤奮拼搏從來不是香港人的專利﹔東京、首爾、紐約,也有比港人更勤奮的 社群。從前港人自我認同的邏輯,已漸漸言不成理。
談香港的本土歸屬問題,或可借用近年城市空間研究的思路,開拓多層次的理解和創新,以回應全球化 與國族化的挑戰。無可否認,以前「有文化無國家」的 香港身分,今天已不能立足。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獨特城市,與全球大城市串連、競爭。九七之後,香港是以一個城市為單位,去面對中國大陸與國際社會。

近年港人逐漸關注城市規劃﹕民間保護維港運動、反對西九龍官商一鎚定音、民間參與灣仔重建、屋居民質疑領匯將公共資產私有化,凡此種種,均是城巿自覺的展現。

保 維港、打官司,是港人強烈感到壯麗的維港天際線是公眾擁有的無價資源,是香港之為香港的天賦遺產﹔反西九、爭取參與,是港人自覺城市不單屬政客或 財團,而是市民大眾有份「話事」的公有土地﹔留住利東街,更是市民直接介入社區重建及重構集體認同的民間行動。領匯事件的訴訟、保存古樹的訴求、紅灣半島 的環保議題、七一遊行與六四集會的城市記憶,都是香港人不斷累積和創新認同的民間力量。

談香港本土認同,不能再抽象談香港人的拼搏精神,而要具體落實到城巿空間、地標、住宅、社區的層面。香港人並沒有一種神秘偉大的集體性格,所謂歸屬溫情,是要透過具體生活作息的空間(家居社群)去體現。

近 年,最頂尖的全球城市(Global Cities),大都經歷工業轉型,不再依靠製造業,轉以金融、專業、創造、旅遊、品牌為競爭主力。當國際知名的建築師在全球城市豎立地標、當不少國際機 場和博物館都有互相參照的影子、當國際品牌進駐全球商場,城市的獨特本土歷史最為重要。自覺地開拓本土地理特色,就變成了本土認同的關鍵分野。

全球化挑戰 勤奮拼搏不再專利

城 市互相同化而又標新,是全球化之下的普遍問題。不過,再國族化則是香港的特殊挑戰。以前,香港對比一個刻板、單一、想當然的落後中國,以確立香港 的本土認同。今天,香港作為一個中國城市,比較和對照,不再是一個簡化的大陸,而是多元化而且具體的中國城市。北京的中原地理與歷史、上海的沿海開放商貿 體系、廣州深厚的邊沿文化,均需多元的文化量尺,與香港城市對比出本土認同。這個新的形勢,不能以香港慣用的「民主抗共」或「表叔不文」的論述作回應。

香港的城市空間,過去主要靠政府及地產商安排,市民只有買樓或等候安置的權利。今天要加強香港歸屬、要創新城市身分,不應再是商家與政客的專利。城市企劃,若能由政界、商界、民間共同開發、保育、重建,不單能打造本土認同,亦能在全球競爭之下,保存珍貴獨特的民間特色。

Doreen Massey在其新書《For Space》(2005)整理她的空間不平等網絡理論,再次強調,當全球化的討論甚囂塵上,我們要清楚明白到,全球化浪潮不會亦不能繞過具體的在地空間。 而在地空間,是不折不扣的社交人際關係空間,是人的共同創造,充滿討價還價的不平等角力,亦充滿機會及參與改造的可能。此外M. Sarage、G. Bagnall及B. Longhurst合著《Globalization && Belonging》(2005),訪問英國曼徹斯特城4個社區,強而有力地反駁全球化論述之中,本地被描寫為歷史的殘餘,或是對全球化的反撲,兩者都經 不起實證考驗。

民間參與城市建設 重塑身分

本土生活,是一種selective belonging,是主動選擇在社區落地生根,而不是神聖的血脈關係或鄉土認同。他們的被訪者,大都不是世代相傳的「原住民」,而是選擇認同該區,自覺地、主動地成為曼徹斯特人。

那 麼香港人又是如何自覺地選擇當上香港人﹖面對全球化和國族化的挑戰,香港人其實從來不是被動的受害者。相反,香港人一直主動參與和促進兩者的成 長。說到全球化,香港擁有面向全球的繁忙海港和空港,金融股市外匯和全球市場緊緊相連。香港實是全球化的始作俑者之一。說到國族化,中國意識的建立,從不 脫離於香港以外發生。無論是孫中山的共和革命或是近30年的改革開放,香港都是領導中國巨變的先驅。

既然香港其實是全球化和國族化的主要 力量,香 港身分認同則不應限於對兩者的認受,也在於對兩者的創造和更新。也就是說,香港人在塑造未來的全球化和 國族化的同時,也在塑造港人本土認同的未來。作為全球城市,香港人有條件建立一個更公義的全球化。作為中國的大門,香港人也有條件建立一個更進步更開明的 國家認同。

按照前文對在地空間的討論,這個願景既非偉大的政治口號,也非虛空的天方夜譚,而是已在港人的日常生活中悄悄進行。問問新移民 社區的街 坊,數以萬計 的港人和在內地的親人團聚。逛逛美加華埠的港式茶餐廳,又見到數以萬計的港人在海外求學工作和定居。看看報章的就業廣告,也有數以萬計的港人每天到內地到 台灣到日本到歐美打拼奔跑。就是這些人際關係空間的無止再造,維繫了香港人的本土認同。

香港的內在特質,無論是勤勞儉樸或是巨型天幕,都不可能是世界獨有。人與人之間如何在香港的城市空間實在地相連,才是香港認同的基礎。

說 到這兒,我們可以開始設想一個跨尺度的香港認同重構。在社區層面,我們設想到一種從具體參與城市發展所促使的自覺精神。在世界層面,我們設想到一 種從日常跨境城市生活所衍生的外向視野。雖然同樣強調港人在中國和世界的位置,這願景卻有別於97年前「我至叻」式的自我膨脹,因為它講求民間社會的參與 和個人關係的發展。

身分是要不斷被再造、經歷和實踐的。要當上一個香港人,不一定要飲香港水、流香港血、發香港夢或歎香港奶茶,而是在於如何參與香港社會的不息再造。

馬傑偉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
梁啟智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理學博士生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